列表多图
迎大庆、促发展,博物馆与玉泉区文化体育广电局达成协议,将于2017年6月10日连续五个月推出系列活动。2017年6月30日,第一期活动“草原·天籁”马头琴文化沙龙的开幕式活动在我馆成功举办。
通过2017年的“草原·天籁”马头琴系列民族艺术活动,致力挖掘以博物馆藏品为代表的传统蒙古族民族音乐文化精粹,赋古韵以新生。为确保通过活动树立“草原·天籁”主题形象,玉泉区文化体育广电局将积极开展“草原·天籁

它们传承着蒙古族情感的乡音

 二维码

每一次声音的发声,

都寄托了无数人饱含身心的情感,

每一次声音的传递,

都流露着无数人满怀深情的思念,

每一次声音的反馈,

都表达了无数人一往情深的眷恋。

这种声音就是传递并连接着家乡浓浓的乡音......





当浓浓的乡音与民族音乐相结合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


蒙古音乐的灵魂;蒙古呼麦,闭上眼欣赏,太有感觉了!


一首民歌就是一支马头琴曲,人声起便可琴声合,尤其是同蒙古族的“乌尔图道”(即长调民歌)相结合,更具草原文化的韵味。


马头琴的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,可分为五类:原生民歌,如《朱色恋》《八雅铃》;英雄史诗曲牌,如《奔马调》《打仗调》;马步调,即表现马形象的曲调;从民歌发展而来的琴曲,如《荷银花》《莫德烈》等;汉族古老曲调,如《普安咒》《柳青娘》等。


诸多民族音乐声音,既可以表现蓝天白云、风和日丽的大草原上的宁静生活,表达牧人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;也可以表现蒙古族骁勇彪悍、铁骑冲天的英雄气概和万马奔腾、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。


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,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传统基础,发挥着传播文化、陶冶情操、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。


它伴随着蒙古族从草原和历史的远处一路走来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情感表达。







文章分类: 新闻资讯民乐欣赏
分享到:
会员登录
登录
我的资料
留言
回到顶部